附件:1(1800字以内)
中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教案 |
|||
参赛作品名称 |
《风在那里》 |
||
参赛作者 |
尹文利 |
单位名称 |
河北省滦平县第三幼儿园 |
教学领域 |
语言领域 |
年龄段/班 |
大班 |
活动目标 |
1.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运动并用语言表达描述。 2.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创编诗歌,并用动作表现诗歌。 3.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保护环境。 |
||
活动准备 |
1.欢快的音乐 2.自制录像光盘 3.风、花、草、树、小旗等实物与头饰等。 |
||
活动过程实录 |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在优美的音乐中教师带领幼儿做欢快的动作走进活动室。 教师语言组织: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这里来做游戏,下面就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找个位置安静的坐好吧! 二、观看录像,引出诗歌 1.请幼儿观看录像。 教师语言组织:小朋友刚才的表现真棒!现在请小朋友看一段好看的录像,要认真观察,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2.一边看录像,老师一边小声地和幼儿交谈如:快看这是什么?幼儿说是小草,教师又问小草怎么样动?幼儿回答、、、、、、 三、启发引导,创编诗歌: (一)问题引导,为创编诗歌打好基础。 1.刚才小朋友在录像里看到了什么?(花、草、树、小旗) 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都在动) 2.为什么树儿、花儿、草儿、小旗在动?(因为有风) 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是因为有风。风娃娃可淘气了(出示头饰)它喜欢游戏,刚才在录像看到的正是风娃娃和树儿、花儿、草儿做游戏,风娃娃还问了几个问题,请小朋友帮助回答好吗?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幼儿。 (1)你知道我在哪吗? 幼儿A:在天上;幼儿B:在树上;幼儿C:在我们身边;幼儿D:风把我的头发吹乱了,眼睛睁不开了、、、、、、 (2)什么时候你知道我来了?(引导幼儿根据录像内容回答问题,假如你是小花,什么时候你知道我来了?等) 幼儿E:小树摇晃的时候,我知道有风了; 幼儿F:小花动起来时,我知道风来了;(提示幼儿可用“你”字代表“风”来说话) 幼儿G:小草倒在地上的时候,我知道你来了; 幼儿H:小旗随风飘的时候,我知道你来了。 (二)总结问题,创编诗歌 1.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语言创编诗歌:小树、花儿、草儿、小旗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语言组织:我们用完整的最美的语言来说一说,小树、小花、小草、小旗和风儿的对话,假如你是小树、小花、小草、小旗,什么时候你知道风来了,看看谁说的最好,我们一起记下来。 幼儿K:风在哪里? 假如我是小树,当我摇摇摆摆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来了; 幼儿L:风在哪里? 假如我是小草,当我慢慢弯腰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来了; 幼儿M:风在哪里? 假如我是小花,当我轻轻点头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来了; 幼儿X:风在哪里? 假如我是小旗,当我随风飘飘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来了。 2.把刚才创编好的几句话一起重复说一遍。 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在你们说话的过程中你们已经不知不觉的编出了一首诗歌,名字就是《风在哪里》。我也学会了,我们把这么好听的诗歌录下来,让别的班的小朋友也来学习 3.组织幼儿朗诵创编的诗歌录音,并让幼儿欣赏自己的创编成果。 四、创编动作,表现诗歌 请幼儿创编树儿、花儿、草儿、小旗被风吹的不同动作,表现出:摇摇摆摆、慢慢弯腰、轻轻点头、随风飘飘等动作,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创编。 先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然后发给幼儿头饰分角色表演。请一个幼儿扮演风娃娃在一边吹动风儿。(表演时要按自己扮演的角色朗诵诗歌内容)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风娃娃有时候很乖,可是它也有发怒的时候。风娃娃发怒会发生什么事情?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热爱花、草、树木,做个环保小卫士。 |
||
活动小结 |
“风”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孩子有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我在设计活动课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原有经验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性,考虑到既要给幼儿提供体验的机会,又要留给幼儿生成的空间。目标的落脚点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体验强调经验的积累,弱化知识的传授。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尝试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关注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活动中,先让幼儿观察风吹过后事物所产生的变化,促进幼儿与风的互动,激活幼儿的思维,引发幼儿探索兴趣,启发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什么时候风来了,通过问题的提出、回答、引导、美化创编出幼儿自己的散文诗。幼儿很有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大胆想象、用语言来表达、用动作表现。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