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育笔记 |
||||
参赛作品名称 |
《游戏中学习使用筷子》 |
|||
参赛作者 |
李博 |
单位名称 |
天津市河西区启明幼儿园 |
|
教学领域 |
健康 |
年龄段/班 |
中班 |
|
教育笔记 |
一、背景: 根据《纲要》和《指南》的精神,作为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恰恰就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因此,它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案例: 到了中班以后进餐环节我们要求幼儿使用筷子,也为大班书写做准备,于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增加了新的材料——夹东西,目的就是锻炼幼儿灵活使用筷子的能力。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昊泽最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这个最高层次玩了起来。在班上,昊泽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五六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昊泽说:“昊泽,你试试夹纸团好吗?” 昊泽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昊泽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不行。昊泽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昊泽忽然抬头对我说:“李老师,你给我一个勺子吧!勺子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勺子,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达不到。而且,给了昊泽勺子,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昊泽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会去考虑换材料,可也与能老是让昊泽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勺子,交给昊泽。昊泽拿到勺子就开始勺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舀,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舀,在舀两颗的时候,他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李老师,我棒吗?” 第二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只见昊泽选择了第一个层次——夹纸团,慢慢地夹者,他的动作比较准确,夹地很专心。 三、分析与反思: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并不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材料的,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度来选择。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他勺子对不对? 一开始,当昊泽选择最高一个层次时,我们都看的出来,昊泽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不会夹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当我极力地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时,昊泽还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这时,昊泽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玻璃球吸引了。当昊泽夹来夹去还是不行时,他尝试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调整,对我提出要用勺子的要求。这时,昊泽经过尝试已经了解到了自己还不会用筷子来夹玻璃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此时他很想玩玻璃球,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到了自己会用勺子,就向我提出要用勺子的要求。这时是他自己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我的心中的即时目标是固定的。在经过一阵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尊重他,给了昊泽勺子,满足了他这时的需要。在随后的活动中,昊泽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调整,他尝试用小勺子一次舀两个玻璃球。并在第二天尝试了第一个层次的活动。到这时,我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了几点: 一、目标应随孩子的需要灵活调整。 有时,我们往往太执着于自己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顺着孩子一些,也许会出现另一番天地。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的知识、行为的重新建构过程。昊泽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师提供的要求他并不能达到,怎么办呢?昊泽他通过自我的调整,征求老师的帮助,降低了要求,达到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难度,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第二天,昊泽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活动。在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后来我尊重了昊泽的已有发展水平、能力和经验学习方式,才使昊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兴趣的满足,使他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第一层次),逐步得到提高。 二、方法应灵活多样。 在《纲要》中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当昊泽在开始活动时,我首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看看昊泽是怎样进行尝试的,当发现他有困难时,我进行了指导、帮助。一开始,我从预定目标出发,想转移昊泽的兴趣,但这个困难实在是很大,于是我用了示范的方法进行帮助,但这个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支持了昊泽的要求,先让他用勺子来舀,从昊泽原有的能力上逐步进行提高,这样既保护了昊泽尝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昊泽手的灵活控制能力,这样和乐而不为呢? 三、介入之前,要学会积极等待。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昊泽在我转移他的兴趣时,追随了我,那么可能昊泽的困难就不存在了,他的兴趣将因着一次的活动而告终,值得庆幸的是昊泽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并支持了昊泽的选择,这样才更好地让昊泽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困难,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而进行了自我调整,自己来想办法尝试解决。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特点,及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