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剪纸,我能行》 |
|||
参赛作者 |
张东 |
单位名称 |
天津启明幼儿园 |
|
观察目标 |
如何培养幼儿剪纸兴趣 |
|||
观察对象 |
袁一兮 |
年龄段/班 |
大班 |
|
观察时间 |
2016年10月 |
|||
观察分析 |
西西是一个男孩子,小手指灵活性较差。不喜欢剪纸,每次的剪纸作品都是几个不规则图形,且以圆形或多边形为主。在区域活动中,他从来没有选择过到剪纸角去剪纸。今天西西晚来了,小朋友们已经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活动。只见西西起初来到科学区,可是科学区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于是他在建构区四周转了一圈,又来到图书区、益智区、美工区……各个区的位置都被小朋友们“占领”了, 这可怎么办呢?只有美工区还有空位。他看到了,但却在远处矗立着,一动也不动,眉头一纵,嘴巴撅得老高。我走上前去,问明原因,并建议他下次再去其他的区域。西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很不情愿地坐在了那里。今天的主题是剪羊,西西拿起剪刀在一张纸的边缘剪下了一个线条不光滑的圆形,举起来对我说:“老师,您看,我剪完了。”我问:“你剪的是什么呀?”“不知道。”孩子边说边低下了头。我说:“你有自己的名字,你也给他起个名字吧!”他拿着作品,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是喜洋洋。”“不错,如果加上羊角就更好了,给喜洋洋多剪几个朋友吧! ” 西西听了我的话,再也不忸怩了,迅速拿起第二张纸……活动区结束时,他还向我炫耀他剪的喜洋洋一家呢! 分析: 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他所在的生活环境熏陶,父母与老师的引导。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成功感,必定有了自信,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从此,我不再硬性规定让幼儿去剪纸,而是抓住一些良机,引导幼儿,让他们在剪纸过程中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剪纸的乐趣,对剪纸也充满 了自信。渐渐地,孩子便会在剪纸方面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
|||
采取措施 |
1、关注个别幼儿。剪纸活动不适合开展集体活动。因此,老师在进行 小组剪纸活动中,能够很好的去关注个别幼儿,让他们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的快乐与满足。 2、老师要做一名旁观者。在进行剪纸活动的过程中,当幼儿出现困惑 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的解决方法,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来,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答案 3、好作品的引领。幼儿在剪纸过程中,都有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及时的将他们的这类作品在班上展出。这不仅对幼儿本人是一种激励作用,对其他幼儿来说,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
|||
获取成效 |
西西后来非常喜爱手工作品,每次都积极的参与,兴趣非常浓厚。 |